我沒獨自旅遊過,但時常想像獨自一人走在廣大的山谷之中,方圓百里不見人煙。高中時某次與老師談天,講到自己為現實的不滿、旅遊世界的夢想,老師便推薦我這本書。對這本書了解不多,只知道作者是謝旺霖,他在2004年獲得雲門舞集"流浪者計劃 "的補助,以鐵馬前往西藏旅行,回程後寫下"轉山"。

  獨自一人騎著鐵馬,涼風拂面,身旁是延綿萬里的群山,讀書前我這麼想像著。

  讀完後覺得自己果然天真,只想到旅行美好的一面。作者在描寫壯闊風景的時候,我心裡想著:他的胯下還是很痛吧。我有類似騎腳踏車到全身痠痛的經驗,感覺全身的骨頭都要解體,那已經夠糟糕了,我難以想像作者是怎麼一邊騎上坡,一邊忍受著流血發疼的跨下。但最難忍受的痛是在心理上的。獨自一人,在冰天雪地中上吐下瀉、被藏獒攻擊、或摔落山坡時,意志消沉,此時又想起家人朋友對此行的反對,雖然他們沒有在現場目睹作者的落魄,依舊感到尊嚴盡失。那些關愛的言語在出發前打擊作者的意志,在出發後依舊死纏爛打。

  我欣賞作者的文筆,不會做作的用華麗的詞語,文章卻不失深度。除了作者本身的功力,也和內容有很大的關係,作者描寫的內心情感能引起我的共鳴,至少我是這麼認為,因為我覺得他描寫的人物、事件,未來我旅行也會遇到。我在想像我的旅行時想到、卻沒有細想、刻意忽略的,作者都把它們寫出來,讓我了解我對旅行的想像太美好了。


  我覺得書中最好看的部分,是作者描寫他與遇到的人的互動,有些幫作者打氣,少數的則讓作者洩氣喪志,有時作者防人之心強,對方反而只是單純的表現善意;有時以為對方表現善意,但是事實則不然。我對旅行的想像幾乎都是美景,但事實似乎就像俗話說的:人是最美的風景。高中去猶他州遊學,對那裏的雪景印象深刻,但我令懷念的,是寄宿家庭的溫暖,還有當地人的友善,這麼說來,我對旅行看美景的想像,只是逃避現實的白日夢罷了。

  轉山於2011年改編成同名電影。電影跟小說根本可以說是兩部獨立的作品。

  首先,我不在乎電影裡的主角能不能到達目的地,因為(很幸運的)我無法體會他的動機:幫死去的哥哥完成遺願。原著中,驅使作者踏上旅程的,是失戀的打擊,我也失戀過,自然能體會作者的心情,但兩個版本沒有好壞,只是個人經驗不同罷了。再來,電影主角和姑娘的曖昧,就只是單純兩小無猜而已,索然無味。但書中和雲南摩梭姑娘的曖昧,還有討論到更深的文化變遷,相較下來,後者更值得反覆咀嚼。

  還有很多橋段我能一一提出來和原著比較,但繼續講下去是多餘的,因為電影不管怎麼拍,對人物、心情、事件的描寫絕對無法比原著細膩動人。電影不照著原著拍,改編的劇情也感覺是從原著中挑出幾個比較有看頭的橋段改編。如果電影是原創作品、"轉山"原著不存在的話,也許會比較有看頭,但現在就我來看,轉山根本沒有改編成電影的必要和潛力,沒必要花時間看。

  

  

arrow
arrow

    Seagullow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